無疑問,“互聯網+知識產權”是現在的熱門話題。各路創業者紛紛投入“互聯網+知識產權”創業中,傳統事務所也為被互聯網+顛覆憂心忡忡。
無論業界對“互聯網+知識產權”是褒還是貶,互聯網正在影響整個社會結構。另外,知識產權服務的趨勢,簡單來講可以概括為“花更少的錢,辦更多的事”。
互聯網對知識產權行業的沖擊,知識產權服務發展的趨勢,會影響到每一位知識產權從業者。小到行業大到社會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,人生最幸運之事就是發現和順應這個潮流。事實上,更多的時候我們不得不順應潮流。
我從一個專利從業者的角度,粗淺地探討當前專利從業者應當如何更好的生存。
從金字塔到扁平化的挑戰
互聯網帶來的變革,不僅是營銷渠道和品牌建設方式。互聯網已經開始對人與人之間的分工和協作方式進行重構。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,需要完成組織結構的變革。傳統的組織結構在互聯網時代遭到了挑戰。外部世界發展太快,現場管理和臨機決斷的事宜太多,所以必須縮短決策半徑。也就是,從傳統的金字塔走向扁平化。
此外,知識產權服務的趨勢是“花更少的錢,辦更多的事”。知識產權服務提供商需要調整組織,以提高服務效率和降低成本。面對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,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需要去中心化,讓組織形成靈活多變的小團隊,滿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。
企業組織結構的扁平化,形成一種無中心化組織。這對組織內部的人員要求也高很多,以至于可以出現分工的模糊化,每個人的多角色化協作,可以說要求內部人員成為多面手。對于知識產權從業者而言,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前幾天一篇文章指出“美國律師的發展路徑:通才-專才-項目經理”,其背景就是美國客戶對法律服務的需求正在朝“花更少的錢,辦更多的事”發展。這一發展路徑,對于知識產權從業者而言也頗為恰當。
知識產權行業剛在中國興起時,當時的從業者可謂都是通才,他們需要解決知識產權服務中的所有問題。這些人中很多人成了現在很多事務所的創始人或合伙人。隨著知識產權行業的蓬勃發展,知識產權從業者開始成為某個“職能”的專才。例如,很多專利代理人只負責撰寫業務,而不參與專利代理服務的其他部分。
然而,無論從成本還是服務質量而言,未來的知識產權從業者不能再采用“專才”的發展路徑。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,“互聯網+知識產權”平臺的興起,將會把知識產權從業者推向前線。比如,我的朋友正在運作的一個項目“挨P圈”,目的在于體現知識產權從業者的專業價值,讓專業的人獲得更多的收益。當然,這需要知識產權從業者具備除了專業知識之外的能力,甚至運營自己的能力。
綜合各種因素,我認為知識產權從業者需要從“專才”走向“專業主義”。
未來生存方式:成為專家
“專家”這個詞容易望文生義,認為只要不斷提高專業知識、專業技能就成為專家。事實上,專業知識、專業技能僅是成為“專家”的必要條件。而具備專業知識、專業技能并不一定就是“專家”。
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“專業主義”一書中提出了真正的“專家”的概念。簡言之,“專家”需要:運用自己的頭腦來質疑和獨立思考,與人討論,得出問題的解決方案。專家不僅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較強的理念,而且無一例外的要以顧客為第一位,具有無窮的好奇心和永無止境的進取心。
在“專業主義”中,大前研一提出了專家應該具備的四項能力:討論能力、適應矛盾的能力、先見能力、構思能力。
討論能力:包括提出問題的能力和討論問題的能力。需要以邏輯思維為通用語言,進行批判性思考。知識產權從多方面來講都是充滿變化的,作為知識產權從業者必須應對這些變化,這需要知識產權從業者具有提出正確問題的能力和討論問題的能力。事實上,在具體實務中,提出問題和討論問題的能力也尤為重要。
適應矛盾的能力:知識產權法律和商業環境充滿了不確定性。這個時候可能需要辯證法,或者利用經驗積累的直覺來判斷。我們需要適應不確定性,在不確定性中不斷摸索,從小處跟隨著法院判例觀點的變化。企業需要調整專利申請策略,專利代理人則需要調整撰寫方法或策略。矛盾或變化可以無處不在,我們需要具備適應變化或矛盾的能力。
先見能力:在當前無國界、網絡、多元化和實體經濟相結合的時代,企業知識產權從業者需要有對戰略維度的清晰認識,為企業發展把握方向。比如,在電動汽車領域,特斯拉和豐田的專利免費戰略,無疑會影響到很多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。事實上,隨著技術的發展,協同和合作相比壟斷將會成為主流,這無疑將會影響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。
構思能力:提出正確的問題非常重要,但只有提出解決方案,才能真正帶來價值。從律師、專利代理人等專業人員的角度來講,客戶面臨越來越復雜的問題,如何為客戶形成好的解決方案顯得尤為重要。對于企業工作者而言,提出解決方案,幫助企業實現目標、規避預見到的問題,則是必須具備的能力。任何一個從業者,都需要具備構思能力。
對于知識產權從業者而言,無論是企業還是服務機構,專家都不再僅是具備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,而是需要利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行思考,幫助企業解決問題。
讓正確的事情持續發生
我們一直以為知識產權是法律和技術的結合,但知識產權專業人員卻被劃入“經濟和金融專業人員”。事實上,如果你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把一件正確的事情做成,你就不會介意自己是專利工程師還是專利代理人,自己做專利還是做商標,做訴訟還是做撰寫,這件事應該自己的部門做還是別的部門做。
當意識到自己為正確的事情負責時,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、協作、妥協、跨界、隱忍,都只有一個目的,那就是“讓正確的事情持續發生”。為了“讓正確的事情持續發生”,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,需要讀書就讀書,需要協作就找人溝通交流。
每個人都有專業和身份,公司和部門都存在自己的邊界。但不要讓專業和邊界成為羈絆,把事情做成才是重要的。如果守住專業和邊界能夠把事做成,那就守住。如果跨越專業和邊界能把事情做成,那就跨越。
不謀全局者,不足謀一隅。專家最該做的,或許就是“讓正確的事情持續發生”。
來源:微IP 作者:香檳
本公眾號轉載的所有的文章、圖片、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,本號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,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,或不應無償使用,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,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